纺织设备/服装机械

设备磨损具体有哪几种形式?
4回答 2点击 悬赏1积分

来自 黄小姐 的提问
回答

最佳答案

更多回答(3)
  • 设备磨损具体形式: 设备购置后,无论是使用还是闲置,都会发生磨损。设备磨损分为两大类,四种形式。 (1)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磨损,如正常使用的磨损、意外破坏损毁、延迟维修的损坏残存等,称为第一种有形磨损; 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磨损,如风吹、日晒、雨淋导致设备的腐朽、生锈、老化、风化等,称为第二种有形磨损。 这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技术性陈旧。换句话说,设备的有形磨损导致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效率低下,反映了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 (2)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 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于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致使原设备相对贬值。这种磨损称为第一种无形磨损。 第二种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 有形和无形两种磨损都引起机器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遭受有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修理之前,常常不能工作,要想使得设备正常工作,投入的维修费用将会很高;而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即使无形磨损很严重,其固定资产物质内容却可能没有磨损,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继续使用它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需要分析研究。 (3)设备的综合磨损 设备的综合磨损是指同时存在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损坏和贬值的综合情况。对任何特定的设备来说,这两种磨损必然同时发生和同时互相影响。某些方面的技术进步可能加快设备有形磨损的速度,例如高强度、高速度、大负荷的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但必然使设备的物理磨损加剧。同时,某些方面的技术进步又可提供耐热、耐磨、耐腐蚀、耐振动、耐冲击的新材料,使设备的有形磨损减缓,但由于使用周期的延长,使其无形磨损加快。

    2021-09-11 22:09

    0

  • 设备磨损分为两大类,四种形式。 (一)有形磨损 1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实体产生的磨损、变形和损坏,这种磨损的程度与使用强度和使用时间长度有关。 2 .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如金属件生锈、腐蚀、橡胶件老化等,这种磨损与闲置的时间长度和所处环境有关。上述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效率低下,反映了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 (二)无形磨损 设备无形磨损不是由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而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设备价值贬值,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无形磨损又有两种形式。 1 .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于技术进步,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因而设备的市场价格也降低了,致使原设备相对贬值。这种无形磨损的后果只是现有设备原始价值部分贬值,设备本身的技术特性和功能即使用价值并未发生变化,故不会影响现有设备的使用。因此,不产生提前更换现有设备的问题。 2 .第二种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结构更先进、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耗费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这就产生了是否用新设备代替现有陈旧落后设备的问题。

    2021-08-28 22:09

    0

  • 设备的磨损一般有两种形式——有形磨损和无菜磨损。根据设备损耗情况,可采取设备更新或改造的不同方式进行补偿。 (1)、设备的有形磨损也称为物质磨损,是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由于力或自然力的作用,使设备实体产生磨损和损耗而形成的; (2)、设备的无形磨损也称为精神磨损,是由于科学进步而不断出现性能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的价值贬低而形成的。

    2021-08-31 22:09

    0

  • 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研究 百科
    《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研究》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法律形式具有体现和区分法律的产生方式、效力等级和法律地位的功能。要全面揭示古代法制的面貌,必须注重典、律、令、例等多种法律形式及其表述的立法成果的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研究》收入《甲骨文所见法律形式及其起源》、《〈尔雅·释诂〉与上古法律形式——结合金文资料的研究》、《〈尚书〉所见的法律形式——〈周书·吕刑〉辨析》、《汉“九章”质疑补》、《曹魏律章句考论一以如淳〈汉书〉注为基点》、《唐代法律形式综论》、《唐式佚文及其复原
  • 符号形式的哲学 百科
    亦称美学符号论,是当代西方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其理论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 卡西勒。同时,《符号形式的哲学》也是卡西勒的代表著作。
  • 4

    4

  • 2

    2

  •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