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哲学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4-16 01:43

1内容简介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于1984年11月至1985年1月在北京先后组织两期“哲学现代化”讲座,以适应新时期理论工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理论更新的需要,该书为刊授讲义,是讲座讲稿的汇编。全书分上、下两册,收入沦文33篇,涉及到四化建设、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自然科学发展等提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其论述的主要问题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思考,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哲学发展;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哲学问题;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当代科技革命与思维方式现代化;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革命与西方社会思潮;数学与自然科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发展中的哲学问题;苏联、东欧、美国、日本及西欧一些国家的哲学发展动向等。

该书提出了马克思宅义哲学研究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一)、书中指出,哲学现代化,就是要使我们的哲学能够体现时代精神,更富有时代气息。为此,哲学就必须研究和深入探讨以下一系列问题;1.如何改革哲学自身现有的体系和传统结构,进行尝试,有所突破,以期吸收新的知识、新的经验;认识方法,思维方法在改革时代必须有哪些发展,认识论的对象、方法和纲要又是什么。2.目前,要组织社会主义生产,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件,么,它与生产力的关系如何;管理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如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发挥作用。3.今天,对资本主义社会,对它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应如何进行研究和评价。4.关于人的问题,包括人的价值、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个人同社会的关系、个人同集体的关系问题,是举世瞩目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在这方面进行研究,作出回答。5.如何研究哲学社会学上的价值观念,对西方哲学认为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系的论点如何剖析并予以回答。6.要看到科学技术的某一成果对哲学提出什么问题,还要把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产业革命,新的科技突破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人的精神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7.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共同心声。哲学如何研究战争与和乎之间的各种可能、多种契机,和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给世界人民一种精神上的支持?8.在面对改革经济体制,加强现代化建设的时期,哲学还必须研究和解答: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经济改革的宏观控制问题;农村改革的若干经验;新形势下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的哲学意义;科学进步和科学的合理性;环境科学的哲学问题等。

(二),书中认为,必须突破某些僵化的观念和模式,联系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总结实践的经验,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最科学的哲学,它本质上是现代化的哲学。其实践特征和批判的、创造性的本质决定它是一个开放体系,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的过程。

(三)、书中提出了广大哲学工作者必须适应改革需要进行知识更新的重大课题。书中介绍的关于科学技术革命、自然科学发展和国外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对哲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该书最后还刊出了选自国内1978—1984年报刊有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资料索引。

2出版信息

1985年3月出版,62万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