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坐缸

发布时间:2023-02-12 11:43

指佛教中的僧人圆寂后举行的一种仪式。有坐缸、封缸、开缸。如果几年后开缸,缸内的僧人颜面如生,肉身不腐,他们就会再被塑成金身,成为“肉身佛”。但我们绝不能从一个修行人圆寂之后,有没有留下舍利子,甚至有没有化身肉身舍利(即:肉身佛,肉身不腐),来判断他的修行成就。佛教讲求从自身出发去思考问题,僧侣圆寂后能否为后人留下舍利、后人又是否有机会得见舍利,这都要看因缘。有幸见到舍利,佛教中称其人有福报,如果没有就说明因缘未到。我们更不能以有无留下舍利评判该僧侣的修行成就。

1和尚圆寂后坐缸

坐缸坐缸       “坐缸”,是一个佛教集合名词,即“坐化”与“ 缸葬”的合称。所谓“坐化”,是指一个修行有所成就之人,能够于临终之时,端然坐直而至命终,故又称“ 坐亡”或“坐逝”。“坐化”之所以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境界不同于凡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临终时的姿势是坐着,而一般人都是躺着的;其二,就是表明无疾而终,临终时没有痛苦。所以,在很多佛教史传中,对于坐化之人的临终状态,多有“ 奄然”、“恬然”、“怡然”、“无疾”等描述,但并无坐化之后将尸体安放于何种容器中之记述,且对于坐化后之遗体一般予以火化。

       所谓“ 缸葬”,又称“瓮棺葬”,是指将尸体放入一种陶制容器中予以安葬。这种丧葬习俗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因为该时期的彩陶工艺十分发达。现今出土的“瓮棺”,大多是两个瓮对接合扣起来,且在两个瓮底都有一个小孔,意谓便于死者灵魂出入。所以说,这种“ 缸葬”文化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在 黄河流域流行了。

       佛教僧俗将“坐化”与“ 缸葬”结合起来,最早出现于明代。明代明河法师所著的《补续高僧传》卷十六中有云:“季善,祖凤阳人……示寂后,真身覆以缸龛,藏天真石洞中。”此处记载的即是将尸体装于缸中进行安置,是典型的“ 缸葬”。

       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是在僧人圆寂后,将其盘坐 装殓于一个特制的陶缸之中,并在 遗体四周添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来除湿防腐,再密封缸体安葬。

       后世僧人选择“坐缸”,主要目的是为了成就所谓的“肉身不坏”。佛教对“肉身不坏”之追求,最早源于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根据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临终之时,曾嘱咐其弟子摩诃迦叶持佛衣钵入定,保持肉身不坏,等待弥勒菩萨降世成佛,度化众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南北朝、隋、唐多有肉身不坏之记载。而对于肉身之安置,最初大都放于山中石洞或石室中,并无特别处理和供奉。

2古代训练青楼女子的秘技

坐缸是古代青楼训练女子的秘技之一。

青楼里的 鸨母,依据每个幼女的身体形状,挑选一口 水缸,让她们坐在水缸沿上,开始时,每天最少要坐一个时辰,到後来,时间越坐越久,随著日子的过去,水缸也越换越大,直到幼女长到十三、四岁,这种功夫才算初步练成,然後再传以 房中术,教她们如何勾引男人、讨好男人的媚术。

重叠门户:水缸的缸沿不宽,一个人要坐在上面,不但要维持平衡,双腿尤其要夹紧,那么整个大腿和屁股肉都会挤压在一起,时间一长,这两个部位的肌肉紧绷,富有弹性,因此那个地方也变得肥厚繁复,好像有一层一层的门户。因此让每一位 嫖客都回味无穷,心甘情愿的花钱。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