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圆尾鲎

发布时间:2023-02-08 10:43

1分布

见于东亚及东南亚沿海地区。成年圆尾鲎,多见于深水,而幼鲎多见于潮间带浅水区。

潮间带沙滩和泥滩是它们的繁殖地。雌性的马蹄蟹会于水涨时到沙泥滩产卵,每只雌性每次约产下二千枚卵。 但由于圆尾鲎在野外的存活率偏低,在一万只幼鲎中,大约只有1到2只可存活10到15年。

2食物

主要以沙虫、小蟹、蚝和贻贝的双壳类动物为食。

3威胁

圆尾鲎圆尾鲎圆尾鲎面临过度采捕问题,数目已锐减。

圆尾鲎是海鲜市场中的常客。但鲎肉质不多,故多只用于观赏,招徕客人,例如在香港的西贡海鲜街中便常有饲养鲎作观赏,但饲养的鲎多因照顾不当而死亡。

填海及污染等生境恶化问题威胁到圆尾鲎的繁殖和生存。例如香港兴建香港国际机场,破坏圆尾鲎繁殖的地方,而在白泥兴建连接香港和蛇口的深港西部通道亦影响在港繁殖的圆尾鲎。

圆尾鲎圆尾鲎

4保护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把圆尾鲎列入“资料不足”。香港未有立法保护圆尾鲎。

圆尾鲎图册圆尾鲎图册(6) 圆尾鲎图册圆尾鲎图册(6)

5毒性

圆尾鲎图册圆尾鲎图册(6) 圆尾鲎图册圆尾鲎图册(6)

6区别

6月下旬起到8月下旬为鲎上岸产卵时节,易被渔民捕获,有毒的圆尾鲎也可能混入其中,故夏秋季节是圆尾鲎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避免食用圆尾鲎中毒事件的发生,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不食用圆尾鲎。如误食圆尾鲎,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7趣闻

圆尾鲎与中国鲎外部形态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圆尾鲎的头胸甲呈圆弧状,背面散布有微小的刺,腹甲后端背面正中有小隆起,后半部腹面两侧长有白毛,端面大体呈圆形,剑尾圆,表面无小刺,成鲎一般个体在30厘米以下;而中国鲎的背面圆突,腹面凹陷,剑尾酷似三角刮刀,成鲎个体在30~60厘米,雌鲎大于雄鲎。[1]

8词条图册

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有“海底鸳鸯”之美称。[2]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