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钧窑茶具

发布时间:2022-12-16 03:54

1基本内容

 

2概述

钧窑茶具 西施壶(钧窑红)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起源于宋代河南省禹县(今禹州市 ),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为钧窑。钧窑首创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闻名于世。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其中以扒村窑质量最好。传世不多,评价甚高。故有“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3艺术特点

钧窑茶具瓷胎质精纯,坚实细腻;釉色浑然天成、乳光晶莹、

钧窑茶具 南瓜茶叶罐(紫)

绚丽多彩、相映生辉、极富诗情画意,堪为世界一绝。钧窑的名贵之处在于它有百看不厌的艺术魅力,其釉色是自然天成而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正所谓“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由于钧窑存世不多,而其独特、多变的釉色另无数瓷器爱好者的追捧,极具鉴赏、收藏价值,已成为豪门巨贾和鉴赏家们争相收藏和馈赠贵宾的高档礼品。

4造型种类

1、茶壶:用于泡茶的工具,整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钧窑茶具 西施壶(紫)

钧窑茶壶根据壶把的不同可分为:

1)侧提类: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2)提梁类: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3)飞天类: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

4)握把类: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5)无把类: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钧窑茶壶根据壶型的造型可分为:

1)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 起,有圆泽感;

2)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球形、椭圆形、圆柱形、梯形等;

3)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桃子壶、花瓣形壶等等;

4)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

此外,还有以盖、以底、以有无滤胆分类。

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钧窑茶船按造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2)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3)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3、小茶杯:饮茶的工具,钧窑茶具按造型不同可发分:

  

1)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2)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3)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4)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5)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4、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主要有:

1)圆底:碗底呈圆形;

2)尖底: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5、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

6、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7、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8、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5制作工艺

圣雅龙钧窑茶具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先手工拉胚,坯体经过素烧稍冷后上釉

钧窑茶具 南瓜壶(蓝)

正烧,釉层比较较厚,在烧造过程中,里面含有多量的钙酸纳等物质,烧制时釉层断裂,釉料受高温影响在胚体上翻滚,比较重的元素在下,较轻的元素翻上,釉层里形成深色沟槽。熄火后釉面停止沸腾,高低补齐后,釉面形成不规则的流动线条,因此,钧窑釉面有“蚯蚓走泥”的独特风格。钧窑底足施满釉后又抹掉,烧成后成为棕黄色。钧窑釉色比较厚,在钧窑表面刻、划等都不宜显,因此钧窑以其独特的釉面而取胜。同时,钧窑又区别于其它瓷器的釉色,钧窑风格独特,极富创造性,是瓷器中不可多得的一种特殊艺术。

为了不断追求工艺精精益求精,圣雅龙经过多年反复研究,研发出一系列可与古代工艺媲美的仿宋现代钧窑,以其独特的釉色取胜,富有创造性,风格独特,在陶瓷的釉色美上开启了新的艺术境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