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新型打卡神器火了,90后狂卖100万套,新品上架瞬间成爆款
2023-05-27 01:04 0 0
bijibenzhuanxiu
2023-05-27 01:04

踩中大众爱拍照的心理。

文/姜雪芬

编辑/郑亚文


外出游玩,人们热衷于跑到各大网红景点打卡拍照,记录站在地标建筑、景观雕塑前的开心时刻。


不同于传统雕塑造型较为简单,如今网红打卡地的雕塑造型越来越时尚,既有走街串巷的卖崽青蛙雕塑、卡通玩偶座椅,也有太空航天模型雕塑,都自带打卡拍照大相框,吸引人们一连拍下几十张美照。


层出不穷、五彩绚烂的造型背后,藏着一家神秘的雕塑工厂。


“90后”小伙王刚,自从进入雕塑厂,已研发、卖出100多万套网红打卡神器, “新品一出瞬间就成爆款”,他也被称为“全网最牛网红打卡人”。


“挺风光的”,年产值8000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和不甘于拿着”死工资“过一辈子的年轻人一样,王刚的舅舅选择离开安徽老家,踏上南下“掘金”的道路。在福建泉州的一家玻璃钢工厂,这个寻找商机的年轻人被工厂里玻璃钢制作的工艺品吸引,于是留在了当地,到工厂打工。


一晃近十年过去了,王刚的舅舅不仅积累了玻璃钢工艺品制作经验,还攒了一笔积蓄。他梦想着白手起家,闯出一番大事业。恰巧,20世纪90年代末时,玻璃钢工厂重组,他拿出积蓄,盘下了工厂,继续经营工艺品生意。


之后几年,工厂迎来了“挺风光的日子”,生产的树脂工艺品远销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并且,当时的工厂只做生产,不需要研发,没有太大的经营压力。只依靠钥匙扣、圣诞卡通人物等工艺产品,工厂的年产值达8000万元。


可是,这样亮眼的数字背后也有不小的风险。


由于工厂多年来做代工产品,没有创立品牌,产品没有品牌溢价,在国际市场上,利润缺乏竞争力。


如何将中国制造的产品卖出好价格,打响自主品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王刚的舅舅甚至整个家族长期思考的问题。


又因为长期依靠单一的外贸销售渠道,工厂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2012年前后,受欧债危机、世界经济下行风险骤然加剧等因素影响,外贸出口业务陷入不景气,王刚回忆:“以前一个业务员每月能有10万单,后来只能拉到几百个订单”,工艺品销量骤然下滑。


外贸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砍掉外贸生产线,转战国内


彼时的中国市场上,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当物质需求得以满足,大众便开始追求精神消费,雕塑这类工艺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王刚的父辈一致同意新增一条生产线,不同于外贸小工艺品,专门做大件雕塑产品,想试试以此打开国内市场。


生产大件雕塑产品耗时长,产量低,一件产品从设计到出炉,需要近20天。虽然成本高,但单价较高,大件雕塑的价格大多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逢年过年,生肖吉祥物等大件雕塑的销量可观,利润也高于外贸产品。


这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企业转型的决心,开始设计、研发新品。


除了生肖吉祥物,他们发现,园林、景点等地也热衷于采购大型雕塑,以此打造自己的特色IP景观;幼儿园喜欢采购大型“星星”“月亮”“太阳”等元素的造型,作为大、中、小班的吉祥物;房地产则青睐“福禄寿”“梅花鹿”等造型,“这个市场比想象中更大”。


望着逐年上涨的销量,2019年工厂砍掉了外贸生产线,专攻大件雕塑。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彼时的中国市场上已有不少专门做园林雕塑的工厂,雕塑没有技术门槛,各家造型大同小异,缺乏新意。时间一长,消费者容易出现审美疲劳。


如何把传统大件雕塑做出时尚感,打造出品牌特色?他们想到了互联网——入驻各大电商平台,研发网红“打卡神器”,通过爆款战略搅动一番风云。


狂卖100万套网红打卡神器


在景观雕塑市场,王刚算得上是搅动风云的人物,“年年都能出爆款,新品一上架瞬间卖爆”,引领行业刮起一阵阵网红打卡风。


作为1994年出生的年轻人,王刚早前对传统景观雕塑并无兴趣,而是热衷于电商、直播等新事物。大学毕业后,他做过自媒体、运营过网店,还进入过旅游行业,开过公司、搞过投资,折腾了好几年,最后因为投资的项目亏损,赔了200多万元。


不甘心的他在进入“家族企业”工作后,一直在琢磨搞点大动静,“要卖出个所以然来”。


通过调研,王刚观察到,公园的卡通玩偶销量好,公园的传统座椅也是很多客户热衷采购的产品。他以此得到灵感,将卡通玩偶元素和座椅相结合,每个座椅背后都加上一个大型玩偶,设计出一套更萌的卡通玩偶座椅。


新款产品一上架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成为公园、景点等竞相采购,用以引流的网红“打卡神器”。看到有市场,王刚趁热打铁,一口气推出了80款新造型,按照往年的备货量,在年底销售旺季来临前,每套准备了500—1000个库存量。


谁料,订单大爆发,几千款产品被一抢而空,“根本不够卖”。王刚一边补货,一边不断在研发新造型。


除了将不同的玩偶和椅子等实用型产品结合,他还加入了相框新元素,专门用于人们互动、打卡拍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客户下单。


他和团队每年将不同的元素排列组合,推出几十款新品,几乎年年都有爆款。产品越来越火,品牌名气渐长,这些年,他粗略估算,一共卖出了上百万套网红“打卡神器”。


“上架瞬间成爆款”


可王刚也有烦恼。


每次新造型一出,用不了多久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同款产品。客户常常催着他出新品,一个东北的房地产买家每年都要采购产品,要不就是觉得“过了正月,大红色的不适合了”,要不就是说“商场每年要做活动,得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放不同的互动造型”。


还有人说,“想要别人没看到过的新造型,要独一无二,能成为顶流的那种”。


这几年,王刚花了很多精力在产品研发上,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全网捕捉大家喜闻乐见的“顶流元素”。


2021年,中国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祝融号”火星车完成火星巡视探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王亚平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一整年,“宇航员登天”成为网络搜索热词,也成了王刚作品中的“常驻嘉宾”。


在获得相关授权后,他迅速投入研发,请来美学设计师,研究宇航员造型的高度是1.5米还是1.8米,宇航服用哪种材质更有光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匹配不同大小的“地球”“月球”;要加入“八大行星”,增加可变灯光……


开发一套新造型的成本超过50万元,但王刚不在乎,经过多次改版,直到5个月后,新品终于上架。


结果产品“一上架瞬间就卖爆了”。虽然价格在1万—3万元,比传统卡通造型贵,但人气很高,上千套宇航员造型被高校、各大城市景点竞相采购,成为当年“最大的爆款”。


中国元素走向国际


中国元素势不可挡,吸引各圈层人士疯狂打卡、拍照,王刚也越来越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这几年,王刚的爆款雕塑产品也通过互联网飞向了国际舞台。海外订单增加,很多客户一笔订单就采购几十万元的产品,说要放在唐人街上,展现中国文化。


前段时间,空脸雕塑在全国各地火了一阵,王刚琢磨将京剧脸谱等元素加入其中,开发相框系列新品;最近丫丫回国了,他又开始琢磨研发大熊猫相关造型。


在他看来,人们乐于和雕塑合影,不仅仅是因为其视觉上的萌、可爱,也是在表情达意,表达喜悦、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民族自豪之情等。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人们出行需求呈井喷式发展。旅游旺季,望着天南海北的人在卡通大熊猫、卡通青蛙、太空雕塑、宇航员等造型前留下一张张笑脸,王刚又有了新灵感。


他设想给新品加入高科技,未来在景观雕塑内加入智能感应器,捕捉、记录那些温暖、热闹、充满活力的瞬间,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走向全球。


作者:bijibenzhuanxiu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相关资讯